近几年,我陆陆续续跟不少人聊天,发现大家有一种集体焦虑感——我的价值在哪里?无论是名校毕业、在大厂混得风生水起的工程师; 还是每天奔波大型活动,认识很多名人的文娱从业人士; 亦或是曾在教育行业赚得如鱼得水的培训讲师们。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 学业职业都选择符合社会期待,收入也可观;但特别焦虑,找不到持续生活和工作的意义。 他们尤其纠结:再熬几年,也买不了房子,要不要干脆回老家?工资还行,但没突破了,要不要试试新的工作? 实际上,无论怎么选择,他们都缓解不了痛苦。这是因为,他们的选择里,充满了「工具理性」。
01
工具理性的痛苦:去人性哲学家韦伯这样描述 “工具理性” :
人们在行动的时候,只关注功利的目的,纯粹的高效率,而漠视人本身的精神价值。 万维钢老师曾写过一个案例: 假设墨西哥的色情从业人员,是理性的经济学家,她们应该如何做出选择—— 如果要求嫖客戴避孕套,收入会少,但会安全一些; 如果不戴,可以增加收入。 后者的问题,当然在于增加性工作者患艾滋病的风险。
但理性分析的结果是: 在人群当中,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其实很少,而且在单次性行为中传播病毒的几率也比较低。 就算会因此患病,但经过折算,性工作者每损失1年的寿命,所带来的「收益」也多达5万美元(32万人民币)。 经过计算后,他认为,选择戴套,是不理性的: 性工作者不应该为了百分之零点几的患病风险,而拒绝丰厚的回报。站在 “理性” 的角度,我的确无法反驳。
但作为人,我内心朴实的想法就3个字:没人性 。这种矛盾,跟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人生选择,本质上是一样的—— 当一个人过于依赖工具理性,就会忘记自己的人性。 而最终导致的结果,往往是: 人会觉得自己做的选择都是最优的,同时却又非常痛苦。 这是一种被 “去人性” 的痛苦。 譬如一些年轻人进大厂,并不一定是「我想」做程序开发、做游戏; 很多人盯着的,是那「超同龄人的收入」,以及一张「大厂镀金证书」。 我怎么想的不重要了,我的皮肤、眼睛、腰椎、肩膀的疼痛也不重要。因为现在我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机会,这样的回报,是我能获得的最高、最有性价比的。 又譬如马云曾说的 “互联网公司是年轻人的福报” ——
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充分牺牲自己的青春,换取巨额的收入。 这些都是 “去人性” 的过程。 却也反映了很多人的真实想法,更是当今职场的真实写照。 在工具理性的加持下,很多人确信自己做的是「最优选择」然后优先忽略掉「无法换钱」的情绪感受、自我价值等等。 长此以往,人会在这样一种持续的精神忽视之中,或爆发或耗竭。 当然,这并不完全是个人的选择。 很多时候,是外部环境想要这样塑造一个人,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下,完成了塑造。 所谓的最优解,也是一场计算或是合谋。
02
工具理性,并不聪明无论是企业还是人,选择工具理性的初衷,是希望获得最大利益。
但遗憾的是:长期来讲,这并不 “赚” 。工具理性的概念,很贴合当前日益扩大化的资本社会——一切都可金钱化、效率化。 但往往会像资本主义那样陷入一个困境:短视 。
过分追求局部最优,而无法兼顾长期的持续发展。
我先讲两个故事。福特公司在70年代出产过一款汽车,有个致命的设计缺陷,会在车祸中增加司机的死亡率。 但管理者发现问题后,首先做的不是全面召回车辆,而是找精算师计算: 究竟撞死人了被索赔的成本大,还是召回的成本高? 结果发现,召回的成本更高。 于是,他们决定不召回,并且确实在当时省下了一笔高额成本。 但最后东窗事发——福特失去了最为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客户的信任。 并且,这个事件被写入教科书,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大丑闻。 不仅企业,个人也是如 我一位朋友,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
然而,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,一直都想做一名职业编剧。 但如果此时换行业,他就要失监级别的待遇,接受不了薪酬和地位的骤降,他迟迟没有更换行业。 结果时间久了,他再没有冲劲往上爬了,薪酬也很久没涨过。 并且,因为时常纠结要不要离职,内心冲突剧烈,压力之下,他总是被动消费和暴食,还因为看病花掉了不少存款。 钱没存下多少,留下的是职场倦怠和躯体疾病。 今年教育行业全面崩塌,我以为总算机会来了,但他灰心丧气对创作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热情。
人到中年,内心没有支点,痛苦不已。 这样的例子,并不少见。 短期看,选择工具理性的道路,见效快、风险低,可以明确衡量结果,的确很赚。 但放在长远看,它受限于间时代条件、还有个人的动力,会让我们失去一些可持续发展的东西。比如人性、热爱、身体、深度关系等。 同时,工具理性,很可能会让我们走上一条「同质化」的道路,一条甚至会被替代的道路。 因为它给你的,常常是「标准答案」。 但这个答案并不是 “你” 独有的,每个人,都可以根据同样的分析得到同样的结果。 这也是为什么,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了。 因为,你的人生,居然 “与你无关” 啊。 只有超越工具理性带来的局限,我们才能把眼光放到几十年的人生,去充分思考:这一生,“我” 要怎么过?
03
价值理性: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人?
韦伯还提到另一个概念:「价值理性」。 意指:反思现代化过程中,人们过度工具理性导致的悲剧,将人的主体性和特殊性,放回到重要的位置上。 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。
如果我们要做一个鲜活的人,些事情的价值,是要无条件肯定的。 比如,我们的兴趣爱好、感觉、社会关系、命运的召唤等。 一味地用工具理性去做选择,是对这些价值的否定。
陈海贤老师讲到过两个概念,一个是经济选择,一个是 心理选择 。 经济选择,跟「工具理性」同理,关注的是当下的收益。 而「心理选择」,它是关注的是选择本身—— 追问的是每个选择背后,我的动力是什么?通过选择,我想要养育什么样的自我? 武志红老师曾跟我们分享过他中学升学考的经历。 初中时期,他家里经济一般,甚至可以用拮据形容。
在当时,他最好的选择是去读师范中专,因为毕业后能直接有工作,有稳定的收入。 而另一个选择是继续读高中,升大学。 但在当时,高中和大学并不好考,考不上还得自己苦寻工作,很明显是一个大风险。 站在 “理性” 的角度,选择师范中专,百利而无一害。 但武老师观察身边的人,发现他们的工作、生活重复乏味。 他并不想过这样的人生,于是选择了考高中。 结果,这个在当时 “不太好” 的选择,让他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性,继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。 实际上,在当今社会,这样的 “一意孤行” ,并不少见。 越来越多的人,能从「价值理性」的角度出发,去做自己的「心理选择」。 有人读设计,但放弃进大公司,而是宅家多年,做毛毡玩具,在海内外开展拍卖; 有泥水工人,心怀大侠梦,多年坚持练成令人惊艳的剑法,获得很多关注和点赞; 有90后夫妻,放弃百万年薪,回老家做视频创业,为的是能有时间陪孩子长大。 人,天生是个性化的。 我们都站在不同的位置,如果按照自我的发展角度,应该能发展出很多独特的人生轨迹。
而社会发展到今天,很多人已经不再为温饱等基本生活问题,而仅是在做 “谋生” 的事情了。
对我们来说,除了钱之外,兴趣、工作成就感、社会关系、对社会的贡献……都是有价值的。 我们有余裕,从工具理性的角度,转为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去思考——
究竟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? 怎么样过,才算是不愧对我自己的一生?
04
或许,我们需要一些「异质性」如果要给身处于工具理性思维的人们一个建议,那我会说: 我们需要一些「异质性」。 所谓「异质性」,就是找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点,去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声音。 比如我们的身份、职业,或者兴趣和个人成就等,在这些事情上,去构建一些特殊的社会关系。 我们可以去想一想: 除了赚钱,我们还想做什么?我们能如何与到社会生活中? 以我为例。 我现在正在咖啡厅里写作,并不一定是为了稿费; 而是在十年如一的工作环境中,我急需一些鲜活的社会关系,一些与他人的连接。
后来我发现我的一些想法,也有人想要听。 所以就用文字的方式,与几百万陌生人产生联系。 写作者,就是我的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关系。 类似的—— 有人选择做义工; 有人选择成为人物访谈的视频作者,跟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交谈; 有人选择做手工,做成了艺术品的水平; 有人选择做b站音乐家,在弹幕里跟年轻人们融为一体。 在这里面,大多数是兼职,毕竟还需要一份乏味的工作维持生活。 但这些业余的爱好和事业,让他们成为「异质性」的人。 这,其实就是一种对工具理性社会生活的抵抗。 终其一生,让我们感觉到找到生力量的,除了账户余额,更多的还有兴趣爱好,内心感受,使命感等东西。关键是,我们敢敢让它们无条件成立? 我们敢不敢用独特的标签,去定义属于自己的人生?